江苏盱眙农商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!
您的当前位置: 本行资讯 > 媒体报道>详细页面

盱眙农商银行:为创业者撑腰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5年10月24日

    金秋时节,到处弥漫着成熟的芳香。在盱眙县茅湖村丁伦业承包的几百亩水面上,鱼跃水欢,一片丰收景象。这位2007年毕业的本科生终于迎来了创业的成熟期。池塘边正忙着给鱼儿投食的丁伦业感慨地告诉记者,今年他的家庭农场可望实现综合产值2000万元,利润100多万元,这要感谢盱眙农商银行8年来不离不弃的信贷支持啊!

创新信贷,为创业者量身定制产品

2007年,丁伦业创业之初,在盱眙农商银行获得了第一笔1万元的贷款。“当时家里不富裕,父母也不支持创业,没有这一笔贷款,也许我都不能踏上创业路。”丁伦业心怀感激地说。后来,丁伦业不断扩大自己的事业,资金又紧张起来。农商银行再次向他伸出援手,为他量身定制开发了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,提高了贷款额度,到今年,他的贷款余额已达到200万元。

“面对大众创业的新常态,农商银行就是要不断探索创新产品,用灵活的信贷支持机制,对创业有项目、创业有前景、创业有能力的大众创业,主动定制信贷新产品,千方百计满足创业的资金需求。”盱眙农商银行行长吕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  

为了创新信贷产品,支持全民创业,该行相继制定了《青年创业贷款管理办法》《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管理办法》《妇女创业贷款管理办法》等,多方位满足客户创业资金需求。同时,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、农村三农协会担保贷款、农业产业链贷款等担保方式,支持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。

丁伦业仅是盱眙农商银行扶持大众创业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该行积极响应国家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号召,与盱眙县社保局、团县委、妇联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,探索创新 “农商银行+特色产业村+创业青年”“农商银行+专业合作社+大众创业”“农商银行+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+青年创业”“农商银行+专业市场+大众创业”等多种信贷产品,致力让每位创业者都能获得信贷支持。近三年来,通过该行10.98亿元的资金助力,培养了7242名青年致富能手、小老板和企业家,并通过他们树立正能量,影响带动了广大农村青年转变观念,积极就业、自主创业。

创新服务,为创业开辟“绿色通道”

为了给创业者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,盱眙农商银行在淮安市率先成立“信贷工厂”,配备客户经理16名,分成6个营销小组,按照行业特色区分,精准营销、专业营销,沿街商铺、各类批发市场、创业园等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,广泛开展电子银行、理财产品以及各类信贷产品的营销宣传,在全县256个乡镇村居、22个农贸市场等地分别设立253家综合金融服务站和8家金融便利店等服务点,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加优质快捷的支付结算、循环信用等金融服务。

对于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,盱眙县合星果蔬种植合作社社长朱颖也深有体会。创业前期,盱眙农商银行给她发放贷款50万元,今年随着她种养规模的扩大,农商银行又给她新增贷款30万元,因为她符合该行“妇女创业贷款”的要求,不仅在办贷款时一路绿灯,而且农商银行又对她的贷款实行利息优惠。“农商银行对我们妇女创业的大力支持,让我们妇女创业的信心更足了!”正在大棚里采瓜的朱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创新模式,为贫困户撑起一片蓝天

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人掉队。发展路上不要忘记贫困户的创业致富。盱眙农商银行董事长陈雷满怀深情地说,今年,习总书记再次强调“贯彻精准扶贫要求,做到目标明确、任务明确、责任明确、举措明确,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,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”,农商银行长期扎根农村,服务“三农”,发展中,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困难群众。

盱眙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企业责任,大力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行动,通过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的广覆盖、大户带小户辐射效应,培育农民扶贫脱困的“造血”机制,扶持了一大批贫困农民通过创业、就业,走上富裕之路。近三年来,该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1372户,贷款余额26952.3万元,为农民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旧铺镇马桥村许洋妻子体弱多病,家境贫困。2012年,他在盱眙农商银行1万元扶贫贷款的支持下,扩大了水面养殖,在该行连续三年的扶贫贷款扶持下,逐渐走上了致富路,还盖起了两层小洋楼。今年,在马桥村就有35户像许洋一样的贫困户,获得了该行扶贫贷款51万元,户均增收0.52万元。

为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,通过大户带小户扶贫牵引作用,2010年以来,该行鲍集支行每年向鲍集镇养蟹专业大户杨亚发放扶贫贷款5万元,帮助他成立杨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,吸纳近20余户贫困户为其成员,如今贫困户社员通过养蟹致富,户户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。

截至9月末,盱眙农商银行的存贷款分别达到99.75亿元、87.14亿元,在拥有14家各类金融机构的盱眙,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6.66%42.83%。对于占据近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背后的奥秘。陈雷这样认为:因为农商银行同农民感情最深厚,为农民服务最用心,我们一直心向“三农”,而农民也没忘记农商银行,他们是用存贷款为我们投了信任票啊!(20151024日《江苏经济报》,通讯员 邓凡瑜  黄 凯  刘志安 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 阁 )